猴頭菇出菇管理要點有哪些
猴頭菇出菇管理要點有哪些
猴頭菇是一種木腐食用菌,是我國著名的藥食兩用真菌,在人工栽培過程中需要嚴格按著操作規(guī)程進行管理,猴頭菇在出菇時期更應加強其管理。今天學習啦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猴頭菇出菇管理要點。
猴頭菇出菇管理要點:幼菇管理
現(xiàn)蕾后,及時將封口膠帶揭去,或解開扎口,其他有菇蕾的地方,用刀片將塑膜切開十字口,嚴格控制棚溫在15~18℃,最大浮動溫度范圍為12~24℃,并盡量保持較穩(wěn)定狀態(tài);調控空氣濕度在90%~95%。
但不可對菇蕾直接噴水,否則,易造成“禿頭”現(xiàn)象;棚內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。
既需要保持空氣新鮮,又不可使強風吹過;調控光照強度在200~400勒克斯。
隨著溫度的不同,3~6天,幼菇整齊地長出并分化出菌刺,菌球直徑約2~4厘米,菌刺長約1厘米,色澤一致,整齊地“披掛”在菌球上,此時應控制棚濕在88%~90%,亦不允許直接對菇體噴水,其他條件不變。
猴頭菇出菇管理要點:成菇管理
進入成菇階段后,子實體長速加決,菌球增大,菌刺亦稍有加長,該階段可適當調控光照在500勒克斯左右,最大可至1000勒克斯。
但隨著光照的增強,菌刺與菌球不能同步生長,往往顯得毛刺偏長,外觀來看,子實體健壯程度提高了,但至成熟時,子實體略有暗黃色澤,但轉潮快,長速亦快。
該階段可直接對子實體噴霧.但不可使用溫差過大的水,以免發(fā)生生理性病害,尤其溫度低于15℃時更是如此,噴水時噴霧要細,不可使菇體上沉落或聚集水珠。
隨著子實體不斷長大,需氧量也不斷增加,應密切觀察和嚴格控制通風情況,使棚內空氣保持新鮮、無異味。
其他正常管理即可。
當子實體直徑5~12厘米、菌刺長約15厘米,已基本長大,但尚未成熟時即應及時采收。
猴頭菇出菇管理要點:催蕾
將完成發(fā)菌的菌袋移入菇棚層架上,采取一切措施進行催蕾,使該批菌袋盡可能一致的整齊現(xiàn)蕾,便于管理。
基本措施是:
接種穴封口膠帶揭開一半,棚內噴灌大水,棚頂不覆草苫類遮陽物,2天后覆一層遮陽網(wǎng),并打開所有通風孔。
或采取強制通風措施,持續(xù)5天左右,使菌袋自進棚后處于先濕后干、先強光后遮陽、先密閉后多氧以及溫度先高后低的不利環(huán)境條件下,很快由營養(yǎng)生長轉向生殖生長,此時可見菌袋兩頭及開口處有菇蕾現(xiàn)出,但尚不具子實體特征。